乳化液廢水主要來源于機械加工、鋼鐵制造、金屬切削等工業領域,其成分復雜,高COD(化學需氧量)、油類物質及表面活性劑成分導致傳統處理工藝難以達標。
含油乳化廢水(如機械加工、鋼鐵制造、石油化工、食品加工等行業產生的廢水)的處理工藝需要綜合考慮油類物質的高效分離、乳化狀態的破壞以及有機物的降解。
乳化液廢水破乳劑是處理高穩定性乳化液廢水的關鍵藥劑,通過破壞乳化界面實現油水分離,其選擇需結合廢水特性、處理目標及成本效益綜合考量。破乳劑中的陽離子或陰離子成分可中和乳化液滴表面的電荷,破壞雙電層結構,降低乳化液的穩定性。破乳劑能滲透并破壞乳化劑形成的界面膜,使分散的油滴或水滴聚并成大顆粒,加速分離。高分子量破乳劑可通過橋聯作用使液滴聚集,促進油水分離。
不同類型油(如原油、動植物油、礦物油)對破乳劑的反應不同,需選擇能有效破壞其界面張力的破乳劑,根據廢水中乳化劑的電荷類型(陰離子型、非離子型等)選擇相應破乳劑,破乳劑性能受廢水ph值和溫度影響,需調節至適宜范圍以提高破乳效率。
乳化液廢水破乳劑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投加量控制:投加量應適當,過少導致處理效果不佳,過量則造成資源浪費。
2.投加方式優化:可采用分次投加或連續投加方式,確保破乳劑均勻分散在廢水中。
3.混合均勻性:投加前需將破乳劑與廢水充分混合,確保其有效發揮作用。
4.沉淀物處理:及時清理和處理破乳后產生的沉淀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5.pH值和溫度調節:根據破乳劑特性調節廢水pH值和溫度,提高破乳效率。
6.監測與評估:定期監測處理前后廢水指標(如COD、BOD、油脂含量等),評估破乳劑效果并調整處理方案。
7.操作防護:破乳劑多為化學品,操作時應穿戴防護裝備,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和眼睛。